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

【臺灣獼猴知多少-關於獼猴的三大誤解】

感謝 國語日報科學版​ 的邀稿,讓我有機會可以收斂我的霸氣度,用比較接近兒童刊物的寫法來描寫臺灣獼猴的小知識~

本文刊載於 104/4/22 國語日報科學版-生物不可思議


圖片來源:國語日報科學版


【臺灣獼猴知多少】

臺灣獼猴號稱是全台灣最容易看見的保育類野生動物,但是目前許多關於臺灣獼猴資訊卻不見得正確,今天我們先來談談關於獼猴的三大誤解。

1.沒有所謂的猴王
平時我們看到尾巴高舉成S型的獼猴常常稱他為「猴王」,感覺猴王就是威風凜凜的象徵,只有最會打架、體型最大的雄猴才能當猴王、統治獼猴社群。
一般我們都會認為,「猴王」一定是經過激烈的「猴王爭霸戰」產生,其實台灣獼猴是以母系社會結構的群居動物,獼猴社群以雌猴為主要成員,雄猴3-5歲就會離開出生社群。而我們俗稱的「猴王」不一定會經由打鬥產生,最基本還是要獲得社群內雌猴認同,也就是必須能吸引雌性(會照顧嬰猴、抵禦其他社群等),這樣社群內雌猴接納移入的雄猴,相當於我們社區中里長的腳色,雖然享有位階優勢、交配與食物優先權,當不好還是會被雌猴趕下台的。
台灣獼猴是母系社會,成群成員以雌猴為主
還有由尾巴高舉成S型來評斷是不是獼猴里長是不準確的,因為獼猴跟我們人類一樣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,有些年輕的獼猴里長很愛舉尾來宣告自己的位階,但是一些穩重型的老里長就會比較低調不舉尾;而且對獼猴來說舉尾會根據情況的不同有各種不同意思,例如示好、威嚇、展示等等的情緒表達,所以不論是雌猴、幼猴、雄猴都是會舉尾的喔!

舉尾巴的不一定是里長喔!
所以用舉尾來辨識核心雄猴,是錯誤的觀念,必須要觀察雄猴距離社群的遠近、雄猴與社群成員間的行為互動,才能判斷是否是真正的獼猴里長伯。

2.猴子身上沒有跳蚤
長輩常會形容獼猴間互相理毛是在「抓蝨母」或「吃鹽粒」,而事實上,臺灣獼猴身上真的有跳蚤或鹽分嗎?

理毛對獼猴來說,是一種親密的互動行為,就像爸爸媽媽在幫小朋友擦臉、梳頭髮、整理服裝儀容一樣,以維持社群成員間的友好關係;獼猴一天當中除了覓食跟移動之外,也會花上非常多的時間在理毛互動上面,獼猴這麼頻繁的清理毛髮,身上有跳蚤的機率也就不高了。既然獼猴的皮毛清理的這麼乾淨,為什麼他們還是會邊理毛邊從皮毛中捉東西到嘴巴裡吃的動作呢?吃東西這個動作,通常是因為被理毛的獼猴身上有傷口(結痂)、皮屑、及一些灰塵、細毛,獼猴會習慣性的將這些東西塞到嘴巴裡頭。

理毛是獼猴重要的日常活動之一
3.嬰猴存活率低
臺灣獼猴的交配季為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2月,懷孕期約為人類的一半160天左右,生育季為每年的4月至6月,大部分雌猴每次生產僅產下1隻小嬰猴,雖然有雙胞胎的記錄,但是雙胞胎的存活率非常低,根據去年的觀察,壽山臺灣獼猴3對雙胞胎皆沒有成功存活。

一般人對於臺灣獼猴有著「很會生」的刻板印象,但是在林金福老師經歷20年追蹤壽山臺灣獼猴社群的研究中發現,壽山臺灣獼猴的嬰猴在出生的第一個月死亡率就高達22%;在野外環境當中存活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,他們必須面對天災、人禍、疾病各種情況,光是活下來就不容易,更別談數量暴增了。

難得一見的雙胞胎卻存活率極低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